班主任批评学生应注意三思
作者:苏小苓

 

  批评,是一种负激励教育手段,运用得当,可获得较好的教育效果;运用不好,其负面效应可能大于正面效应。因此,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应“三思而批”。
一、思批评的原因
  批评之前一定要注意把握违纪学生所犯错误的实质。批,是对学生的错误或缺点予以指出、纠正。评,是对学生所犯错误进行评论、评判。批是评的前提,评是批的深化,二者是因果关系,是辩证的统一。批评的目的在于通过批评达到纠正、帮助、指导的目的,使被批评者找到差距,明确事理,避免重犯。因此,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时,不能简单地一批了事, 把批评完全等同于否定。 应该以"批" 为切入点, 以"评"为落脚点,不要只"批"不"评",或重"批"轻"评",而要"批"与"评"有机结合。
二、思批评的场合
  批评的场合与效果的关系十分明显。同样一件事情,批评场合不同,效果也不同。选择什么场合进行批评。一般来说,性质较为严重、影响较大或者带有普遍性的人和事,宜进行公开批评,以达到防止事态发展的目的。反之,则应采取不公开批评的方式,以达到既纠正了偏差,又防止了因小题大作而伤害被批评者自尊心的目的。
三、思批评的方式
 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批评之前,应注意被批评对象的不同情况而选择不同的批评方式。在选择批评方式时,一是注意不同的层次。对于平时能遵守纪律,只是偶尔犯错且有较强理解能力的学生,批评宜点到为止;而对于那些领悟力弱、犯了错还浑然不觉的学生,则应"评"透道理,加深其对问题的认识。二是注意学生性格的差异。对于豪爽的学生,宜言简意赅,速战速决;对于内向的学生,则不妨绕弯子,采取迂回战术,使其对问题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。三是注意不同的环境。当事人不在, 一般不宜进行批评,否则,听批评者误以为不敢批评本人,被批评者不知批得如何,误以为随便乱批,并有可能引发不必要的误传和麻烦,达不到批评的目的。
批评是教育手段,手段的选择必须慎重。

>> 友 情 链 接 <<